首先,非常感谢电子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提供此次海外商业学习之旅机会,我于2011年11月20日来到香港进行了为期5天的游学之旅,揭开了这个东方明珠脸上的又一层面纱,让我了解到深层次的内容,受益匪浅。
这次游学访问的时间安排得很紧,我们参观了香港金融管理局、ACCA会计师公会、香港交易所和香港有线等,和浸会大学的MBA师生交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我们清晰地了解了香港货币的变迁史,从“银本位”到现在的最新版港币,每一次变化和发展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说,货币的变迁史也同样是香港的发展史。随着祖国的强大,中国元素在港币中体现得也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浸会大学是香港的一所教会大学,在参观交流中,它的国际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来自世界各地,在同一个平台中,不同的东西方思想和文化可以自由地交流碰撞,求同存异,在碰撞中磨合,共同提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浸会大学的图书馆在各方面细节上都给我们以启迪。拥有一百万册图书的这个馆,无论从资料的便捷查询、座位的人性化安排,还是从饮料点心的提供上,处处可见细节的力量。
目前内地的硬件发展速度的确世界领先,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的高楼已开始领先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细节则较为忽略。中国已经高速发展了30多年,现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无以为继,国家也提出了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所有的一切迹象,都表明细节会越来越重要,香港在国际化和注重细节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不知是否要离开的原因,最后一天的行程给我留下的印象反而最深。下午参观的香港贸易发展局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他们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真正落到了实处,不遗余力地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中小企业搭建平台和提供信息,并取得了实效。内地政府对于中小企业也非常支持,但这种支持大多停留在减税和信贷支持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付出的代价不小,但实效如何却值得商榷。
英国保诚是目前香港最大的保险公司,他们的营业总监吴育芳女士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讲座。
吴育华女士只用了9年时间,就带领自己的“鼎丰团队”创造出来突出的成就。她从打造团队开始和我们分享,我从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出成功没有偶然。他们团队的宗旨是“爱,专业,贡献”,对顾客做到“用爱经营、用心服务”,把“成就他人,影响生命”作为团队的使命。
任何成功的团队,都需要一个成功的领袖。吴女士首先让自己成为大家的榜样,用身教来代替言教,墙上的一个个证书可以见证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同样,个体的成功无法打造团队的成功,吴女士在自身成功的同时,成功地成为一个有效的激励者,用“凡事都有可能”来激励队员,并加强沟通,帮助队员复制自己的成功。
看起来成功就是那么简单,但我还是从英国保诚的细节上看到了国内保险业的差距。最近几年内陆的中高收入人群很多克服种种不便来到香港投保,今年的投保额接近60亿。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我的了解,除了政策等因素外,内陆保险业最大的差距就是理念、职业化程度和对细节的注重上。从业绩的考核到市场的拓展,甚至员工座位的安排,仍然处处可见细节的力量……
离开香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那些人和事依然在脑海里徘徊不去。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何在?我个人愚见,应该注重创新和细节。如果说创新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法一蹴而就,那么更职业化、更注重细节是可以从现在做起的;与其言必称“西方发达国家”,不如先从香港开始学习。
供稿:2010级MBA7班 慈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