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滕副院长接受MBA中国网专访

作者:MBA 日期:2013-05-30 浏览:

电子科大MBA:IT导向 创新与创业并举

MBA教育自引入中国,经历了被神化、冷却、质疑和理性回归几个重要阶段,已不断的走向更为正常的发展轨道。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其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MBA教育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多的挑战。

带着国内MBA教育发展的种种问题,MBA中国网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滕颖院长。以下为对话实录:

MBA中国网:非常感谢滕院长接受我们的访问,MBA改革问题一直是MBA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自清华大学改革以后,今年北大也推出了一套新的改革政策,就是在实行预面试的基础上,可以招收应届的优秀毕业生学习;同时对一部分优秀的面试考生采取自主命题的考试政策。您怎么看待北大今年推出的这些改革措施?

滕院长:MBA教育从开办开始,大家都在不断地创新改革。社会关注比较多的是从2008年开始,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改革的话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最早开始是各校纯自发性的一种改革探讨,力度比较大的是清华大学,他们对MBA的培养方案做了全新的改革,钱颖一院长也在不同的场合宣讲了他的改革思想。

到后来实际上国家层面也有一些探讨,因为MBA改革试点也选了一些院校参与,北大这一次的改革应该说涉及的过程更全面。因为从教育来说,实际上主要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选拔人才,二是培养人才。以前的改革可能大多由于制度的限制,只是在培养人才上做文章;但是现在国家把一部分院校纳入了改革试点以后,就可以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去探讨。

北大MBA招生新政,实际上是对选才的环境进行了改革,他的两个新政策是它的亮点,也是重点。好的教育需要选取好的苗子,两者结合起来,一定会造就一些比较优秀的管理人才,这是基本的逻辑范式。

北大的改革增加了人才的选择面,如果能够规范、严谨的执行下去,一定会招到具有优秀管理潜能的MBA学生。比如说我们看重学生的管理领域的观察力、业界丰富的经验等优秀素养,再给他良好的培养,他的可造性肯定比不确定发展方向的同学具有更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前景。

我们实际上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我们对每年的入学面试是非常看重的,我们认为入学面试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我们也会在里头挑选出符合我们培养目标的学生;同时我们也会在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以后在职业辅导上、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因材施教,保证人才培养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至于对应届毕业生的0+2模式,对MBA教育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新的探索和尝试,这部分学生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没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相信北大肯定会有些思考,不能再按照以前培养具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同样对待。因为MBA教育当中,需要学生对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一些梳理、规整,然后进行提升,从而形成管理的思维。因此,我想北大要做这个探索的话,肯定在培养的环节是有他的思考,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他们的一些宣讲和解读。

总之,教育一方面在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也是选择人才,我们希望有比较好的苗子在这个体系里培养,让他有很好的发展。北大的举措,可以优先获取一些优秀生源,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MBA中国网:今年十几所院校获批进行MBA教育试点,也可以看出教育部在MBA教育的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滕院长,您认为MBA教育发展至今,还存在哪些问题?改革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滕院长:从现在的MBA教育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对MBA教育都有反思。MBA教育历史很长的一些国家,比如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对MBA教育不断的创新。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短期办MBA的,还是具有很长的MBA办学经验的国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就是MBA教育要更趋向于应用,更面向管理实践,这在我们国家也有体现。

国内高校最初做MBA教育的时候,大家更多地认为它就是一个研究生层次的学位教育而已,因此,与我们已有的科学性的硕士学位类似,比较注重理论的学习。发展起来之后,我们慢慢知道MBA是怎样一个学位了,然后做了相应的一些调整。但是现在我们MBA教育发展了20年,虽然已作了不少面向管理实践的改革,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应用性还仍然不够,所以在MBA培养体系中怎样来强调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是MBA改革的重要方向。

另外,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家对信息获取的路径很多。我们以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比较倾向于知识传递,实际上知识传递也是某种编码信息的提供,这种在新的环境下可能会面对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改革的方向是要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可能这是未来MBA要反思的,怎么来提高MBA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而且这种整合是面向应用实践的整合。

整合有两个方面,第一如何去获取需要的知识,如何去辨识你需要的信息。因为现在有那么多的信息渠道、那么多的信息平台,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是我都可以找到所需信息,劣势就是太多太多的信息,往往把你淹没了,也不知道哪些是你需要的,哪些是你不需要的,哪些才是具有价值的,哪些不具有价值的。这也就是一个知识整合能力的方面,如何把这些知识整合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解决问题,这个是MBA教育改革很重要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商业伦理问题,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们都要反思,MBA培养企业家也好、职业经理人也好、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也好,总之他们在引领一个企业,他们的领导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往往就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最后都会影响到他的产品质量、他对社会的价值、他对社会的风险等等,这个肯定也是这两年我们整个教育界要反思的,当然也会体现在我们慢慢的改革中,比如说在课程里头增加一些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的课程,同时开设一些讲座或者开设一些这样的课程。

但现在来看,有一些办得好的MBA教育的积淀升华,已经呈现很显著的特点。像我们实际上在10年以前就在探索我们的特质化和差异化,我们的“IT导向,创新与创业并举”的MBA教育战略定位在设计的时候和初步探索实践时,就已经得到了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我们的MBA教育在业界和MBA同学圈子里也有了良好的影响和口碑。昨天我们还同2009级毕业的MBA学生一起交流,我们有个院长接待日,有个学生就很有感触,他说他以前梦想在一个IT企业里头就业,他没想到在我们这里实现了他的梦想,他觉得在电子科大上MBA,有很大的收获。他之所以被那个企业选用,他肯定具有那个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特征,而这些能力和特征,是在我们的学校读MBA的课程所赋予他的。其实那个学生说得很实在,因为我们主要是定位IT领域,为那些具有IT背景、IT经历和IT愿景的年轻人提供特色的MBA教育。

MBA中国网:由于东西经济是存在一定差异化的,这样也会影响到教育存在差异化,请滕院长结合咱们学校的一些特色,谈谈西部MBA应该如何发展?

滕院长:经济差异来讲,由于区域差异,更多的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差异。像沿海的区域,比如说以上海为例,是以金融、服务业为主;而我们这边可能是其他的一些产业,倒不一定是传统的。比如说成都,有很多国际IT的跨国公司,会把它的研发中心设在成都。比如说Intel等研发中心都在这边。

我们的MBA生源也大部分都是在四川,因为现在MBA的主流学习方式是在校学校,脱产学习所占比例较少。我们的MBA教育主要考虑还是四川省的经济特点、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来看我们的MBA教育应当是怎么样的。IT产业,即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领域,是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也是四川的支柱产业,我们MBA教育的特色定位是契合区域的经济特点,而且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尤其显著。因为四川成都在搞国际田园城市,打造比较好的软环境,这个正好是那些研发部门所希望的环境,能够产生创新的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他肯定愿意往这边迁。

另外,电子科技大学在信息技术领域里头,也是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我们根据学校的一个特点,正好我们在这个领域培养人才,契合了区域经济的特点,也契合学校的优势,来定位我们的MBA。所以东西部的区域差异所造成的产业结构差异,到MBA教育也会有各自的特色的。

但是提到MBA教育东西部的发展,我想可能东部院校和西部院校的发展,选择的方式、路径都是一样的,都是结合了地方区域的。比如说上海交大在上海,上海是有金融MBA的,是符合了它的区域特征。那我们是不是也办金融MBA?那明显是不合适的,至少现在成都还没有呈现很强的、典型的金融产业特征,如果有,我们也会办;我们现在只是IT的特征很明显,所以我们会在这个上面加大力度。

西部院校的MBA教育和发展,也都是和东部一样的。一是秉承自己学校的优势;第二个是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来定位自己MBA的发展。

MBA中国网:现在MBA发展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了,而且国家也非常重视西部地区MBA的发展。每一所MBA院校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定位和树立品牌特色,贵校的发展定位是什么?想培养出怎样的管理者?

滕院长:实际上我们对学校MBA的发展定位是在刚开始有MBA项目的时候,1997年起就有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我们要定位MBA应该有哪几个要素,我们经常要观察,那个时候我们也引入了很多的专家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结合我们的产业环境和学校的优势,还有内部师资的情况,我们有了我们的战略定位这句话--IT导向,创新与创业并举,走技术MBA之路。

我们培养什么样的管理者呢?肯定是具有优秀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技术素养的MBA。但是在技术素养方面我们是这样解读的,我们培养的对象肯定有一部分人过去可能是技术性的干部,但是我们也知道他慢慢就会成长为高层管理者,或者从事越来越多的管理职能。但是这部分人他不一定有很好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基础,或者说他的管理方面的潜质不一定得到了挖掘,这是我们很理想的培养对象,希望他能够在管理的素质或者能力上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另外一部分人,他可能是在技术型的企业里头工作,但是他自身是没有技术背景或者技术经历的,或者是IT背景、IT经历的,但是他在一个IT企业里头工作,这些人也是我们培养的对象。在我们学校培养,我们可以丰富一下他的技术素养和能力,这样的话在他的从业环境里头,就会和有技术背景的这些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同时他也会学到管理的差异性。

我们因为技术MBA的特色,我们在同批次里面是全国第一的,所以说我们是得到专家认可的。刚才我给你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学生是认可的,所以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就是MBA一定要特色化。而且MBA的特色化、差异化,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企业所在的区域或者说生源对象所在的区域特点。

MBA中国网:从MBA办学之初,学生报考MBA可能只单纯看学历。但是MBA项目发展至今,学生选择MBA可能更看重的是我通过读MBA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也就是他的职业发展,这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电子科大是如何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就业指导这方面的工作的?

滕院长:职业发展方面,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类,这是很重要的;是全过程的职业辅导。分类就是因为MBA学生有两类人,一类人就是在他报考MBA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他可能要转换行业,要全新地重新开始,MBA是重新开始之前的一个能量的储备。这部分学生一般都选择脱产学习,但也不排除部分业余学习的同学也有这个意识。还有一部分人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的平台或者通道,他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好。我们说这两类人不一样,他需要的职业辅导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希望他们填自己的选择学习方式的时候,就能了解到至少在读MBA时,他们如何思考,这就有一个分类的概念。对于脱产的学生,或者说希望自己的职业重新开始,重新选择单位的学生,我们设计的职业辅导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对于另外一类学生,他的职业辅导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现在来看,我们对于要跨行业的这部分人,我们可能要做得比较细一下,因为往往这部分同学,我们的职业发展辅导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因为MBA教育可能会给他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因为他以前原有的职业轨道和路径,和他读了MBA以后职业发展的轨道和路径,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这部分学生我们要让他实现一个飞跃,我们的职业辅导就会非常细。一进来我们就会给他建立职业发展档案,一个一个的交谈,谈了以后根据他的需求状况,跟他交流一下他在MBA期间应该怎么样来选课,怎么样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是贯穿MBA学习全过程中的。

在MBA学习过程当中我们还会专门要求暑期实习,因为可能他刚进MBA的时候比较模糊,他未来到底要做什么。但是有一点是清晰的,他要做一个大的转向,大的转向是什么,他可能是很模糊的。

一般来说,到暑期实践的时候,我们希望他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他可以通过暑期实习慢慢清晰化;或者是已经清晰了,他暑期实习的话,就已经可以建立他的职业新的发展的一个初步积累。我们对暑期实习看得是比较重的,我们会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找实习单位,我们也会有一些提前的考虑,为学生安排一些实习的机会。

实践环节,我们用的是我们校友的资源,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实习,培养一个MBA的归属感和互助精神;因为校友帮助了他,他以后也知道他曾经受惠于他的师兄们,他有责任和义务向他的师弟们提供帮助。毕业的环节,基本上是提前半年的时候,我们会帮助辅导他们寻找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岗位,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你有个很好的起点的话,未来地发展就会很好。但我们说的好可能还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公司一定要大、职务一定要高、薪水一定要高,可能是更在于他长期的发展。

另外一类,我们给他们职业辅导的时候,跟前面这个相比可能就要有些区别,他本来就在工作上有发展,我们就不再一对一的进行辅导了,因为这样的学生面积很大,而选择脱产学习,重新来变更自己的职业轨道,人数很少,我们可以做得很精细化。这部分人我们根据一个大概的情况,会做一些讲座、辅导,突出很重要的部分,提供一些信息。

未来我们MBA的职业发展,会向所有的校友覆盖,特别是MBA的校友覆盖,我们希望以后会建立一个职业发展的通道。这个平台有两个,第一,以后职业发展方面会做一些比较好的职业生涯方面讲座;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提供很多的信息,前两天我还跟他们交流职业发展方面,有点像准猎头公司的样子。但是只服务于我们的学生,而且需求可以来源于我的校友。因为现在确实有校友来问我,我需要一些高层的人,你们有没有好的毕业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相互的交流,正好大家也有一个很好的人脉基础,而且也有很好的信任基础。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职业发展应该说还是很有特征的。

MBA中国网:好的,谢谢滕院长。最后希望您能为我们中国MBA教育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滕院长:这个问题我就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来谈吧。从我们学院有MBA开始,我是MBA的任课老师,2001年开始涉及MBA教育管理工作,最开始做学生工作,然后又当MBA的项目主任,EMBA项目主任,目前我又分管MBA和EMBA教育。我个人感觉,国内的MBA教育发展速度很快,发展势头也很好,并没有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MBA教育。

最近我也去参加过一个国际会议,就是AMBA组织的一个全球MBA教育会议,以及商学院院长和主任的MBA教育的研讨。我在那个研讨上发现,并没有明显东西方的差异,大家都在讨论MBA的全球化,怎么来全球化办MBA教育。

因此,国内的MBA教育,应该是有非常好的前景的,特别是有一大批致力于MBA教育发展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他们都在不断地推动这个事情在向前发展。

国内MBA教育发展的事实也证明,读了MBA和不读MBA还是有差异的,在业界也是被认同的。因为你到业界去访问,他就会明确地告诉你,他需要MBA,他没有说不要;现在社会上对MBA有一些微辞,但是主流还是挺好的。

那么为了更好的促进MBA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前说因为金融危机,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们不得不改革。现在看来,商学院自身也应当改革,因为学生特质也发生变化了,这也需要改革。在这个改革当中,我们可能都需要做不同的探索,我觉得有改革就有失败,也就有风险,要敢于来做这个事情。我们最近也在做一些事情,准备在MBA教育方面作一些改革和创新的探索。我觉得改革的模式有很多,比如说清华对培养方案做了一些大的变革,推出一个新版本;比如说北大对前端的人才选拔有些改革方式。我们会以我们特有的方式,创新MBA教育,为中国MBA教育的发展作出一点努力。我们的方案出来后,希望能有机会向大家宣讲一下。

MBA中国网:非常感谢滕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