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中科院研究员金凤君:成渝企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7月2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主要执笔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金凤君参加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届MBA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成渝经济区的新征程”时说:由于两地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和发展阶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得两地在基础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合作比较突出,但在招商引资和产业规划上竞争大于合作。关键在于,要通过“整合、提升、协作、发展”的方式将竞争引为良性竞争,实现两地共同繁荣。
良性竞争能实现共同繁荣
“我觉得有竞争是好的,两座城市都有一股子劲发展想要更好,这样的竞争有利于共同进步。但也要避免恶性竞争,这就需要两地在国家政策方针的统一指导下,共同整合、提升、协作、发展。”金凤君解释说,首先是“整合”。要用一个整体的理念来构筑成渝经济区的产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发展体系等,其对外开放也要采取一致的政策。其次是“提升”。近30年来,成渝地区的产业基础很完备,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地位有所下降、技术相对落后,只有通过一系列措施把产业提升起来,其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第三是“协作”。成渝经济区要实现整合、提升,必须“协作”。当前两地在协作方向也有很多措施,要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向除了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汽车工业以外的高新技术、物流商贸、金融等领域多元化拓展。第四是“发展”。在两地各自的产业优势基础上,国家再赋予一系列的政策和条件,两地将快速发展起来,并带动整个地区的快速发展。
两地企业将迎历史性机遇
金凤君说,成渝经济圈具有三项优势:仪式自然条件。成渝经济区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区域,有利于当地居民在这里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等相关活动。二是拥有相对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只要赋予一定的条件,成渝经济区就可以实现快速的成长。三是成渝经济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巴蜀文化。上述三点相结合,把区域统筹到一起,配合国家战略、地方发展条件来共同营造,成渝经济区将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来,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经济区。两地的企业家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一定要好好把握。
成渝经济区还有许多二级节点城市,由此引发的“中部塌陷论”备受关注。昨日谈到这个问题时,金凤君表示,成渝两座城市的确吸引了很多二线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可能会减弱其他城市的发展。但辩证地看,两地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就像沿海城市搞产业转移,很多技术和人才来到西部。成渝两座城市的产业也可以转移,而并非局限在两座城市之内。
华西都市报 舒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