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 服务业空间大 未来擦鞋的可能比产鞋的还赚钱
“中小企业要学会转变,比如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中国城市化还有很大空间,城市化就意味着服务业扩大和升级,下一步擦皮鞋可能比生产皮鞋空间还要大。”前日,来蓉参加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届成电MBA高峰论坛”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的专访。
“三转”是中小企业的出路。一是转移,二是转型,三是转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
“货币政策不算紧,建议增强弹性转向加息”
记者:都说现在货币紧缩,银根收得很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文魁:紧是相比去年前年的松,所以大家觉得紧,从实体经济和数据来看,还是正常的,现在贷款速度等各方面的增长都在正常范围内。所以说不算紧而是正常稳健的。
我建议下半年适度增强货币政策的弹性,就是说从提高存款准备金到加息转变。提高存款准备金是刚性的,加息是弹性的,加息可能是增强货币政策弹性最好的方法。因为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很高了,21.5%,提高的空间并不大,但是加息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我的建议是加息,至少下半年七八月份应该加。
“‘三转’搞不下去就只有退出市场”
记者:你曾经说现在中小企业面临“五个压力一根绳”,“五个压力”是劳动力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土地价格上升、 人民币升值加快、环保成本加大,“一根绳”是银根收紧,有哪些破解的办法?
张文魁:“十一五”那种随波逐流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十二五”时期需要三头六臂才能赚钱。
突破口是“三转”,这是中小企业的出路,如果“三转”你搞不下去,那你就只有退出市场了。“三转”,一是转移,把企业转移到成本比较低的地方。二是转型,要通过研发的加强、管理的创新、工艺的改造、设备的更新,从产业链的中端高端走。我去调研了很多企业,浙江一个县,1000家生产袜子的企业,一年生产50亿双袜子,全球每个人都可以穿,一双袜子赚多少钱呢,赚一分两分钱。一个县有1000个中小企业生产袜子,十多二十年了,应该转型了。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多年了,这种钱没法再赚了,一定要往产业链的高端走。第三是转业,比如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空间,城市化就意味着服务业有机会,现在服务业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43%,还有很大空间。袜子别去做了,现在在城里面开个面馆可能还赚钱些。像在北京,中午吃饭就是问题,我们有时候开会订快餐,10点打电话12点还送不过来,就是因为服务业发展不够。开个玩笑,下一步可能擦皮鞋的比生产皮鞋的空间还要大,生产皮鞋的可能没有很大空间了。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指望货币政策放松”
记者: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都希望货币政策放松。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文魁:目前货币的供给状况不是全局性紧缩,而是结构性紧缩,就像原来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大河小河都有水,现在是下小雨,看到大河有水,而小河没水,所以中小企业感觉紧缩很厉害。中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称为“乔木灌溉体系”,可能很多银行只面向大型企业,只给“大树”灌溉,但是过去二十多年了,树林里的“灌木”蔓延非常快。2008年,中国私营企业有650万家,2010年达到840万家,几乎每一年增加一百万家私营企业,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灌木浇灌体系”。
下一步首先要大力发展小金融,发展大批小银行,通过发达的小金融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发展小银行,同时贷款公司也要大力发展,加快中小板块和创业板块上市的进度,“新三板”的扩容也都需要去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形成灌木的浇灌体系。
“子女接班或聘职业经理人?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记者:现在不少民营企业老板都面临退休的问题,是应该让子女“接班”还是聘用职业经理人?
张文魁: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面,职业经理人的文化并不是很发达,信托体系也不是很健全。所以很多家族企业的老板对职业经理人不是很放心。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企业通过与资本市场对接这种方式,顺利从家族企业过渡到职业经理人管理。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子女接班或职业经理人。
成都晚报记者 王兴渠
见习记者 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