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的挑战——记管理学院刘强教授

作者:MBA 日期:2013-05-29 浏览:

在采访刘强教授之前,我专门查了关于他的一些资料,在我眼前出现的是这样一些词汇:博士、教授、留美、华尔街,我也在心中描摹着他的样子。但真正面见到他时,他的亲切和真诚的微笑,使我的构想复原成了现实。

登临象牙塔

话题是从他的学习经历开始的。1981年,他以湖北宜昌地市第一名(数学满分)的成绩考进中国科技大学,主修高分子物理。中国科技大学是以为中国科学院培养人才为目的而创办的,他进校时中国科大会集了众多科学泰斗,如卢嘉锡、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校长)等,学校有着优异的学习氛围。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深造,在那里他主要从事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开发了红外线光谱仪上数据取样的软件。

谈起这段学习,刘老师笑谈,都是很早的事了。然而,不可否认,正是国内的学习为他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91年,刘强来到了美国纽约Ithaca,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在这里度过了六年。Ithaca是美国纽约中部的一个美丽小镇,著名学者胡适、赵元任,茅以升,郭永怀,梁思成、冰心等都在这里学习,生活过。1915年,任鸿隽、杨杏佛等在Ithaca发起“中国科学社”,出《科学月刊》,此即为中国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的前身。

博士研究生期间,刘强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罗德.霍夫曼教授,经过了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方面的严格训练,从始至终独立的完成两个原创性研究课题,解决在晶体内寻找空穴的问题。1995年,他继续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进行生物分子动态模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他开发了一组处理分子动态模拟数据的程式,进行了水溶液中糖和蛋白质分子的动态行为和统计性质的模拟。

怕笔者不明白,刘老师又仔细解释了他的研究领域。原来,高分子物理偏向于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大分子(由成千上万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如纤维,蛋白质等)的物理性质(如强度,弹性等)。他随手指着电脑、衣服说,这些都是高分子材料。而量子化学则偏重于用量子力学来研究分子的化学性质(如化学反应的途径,难易程度等)。笔者对此是门外汉,但听了他的解释也感觉获益非浅。

在采访中间,一个学生来找他,还给刘老师一本书。在刘老师接待学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的亲切和幽默,可以想象做他的学生是幸福的。他给研究生开的金融工程学,没有合适的教科书,课程材料都是刘老师精心选择的,采用全英文教学。因为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有着耐心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在刚才他向我解释他的研究的时候,我已经初步感受了这一点。也正是对教育和科研的热情,使他拒绝了华尔街公司的挽留,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任教。

我现在就想着把课上好,刘老师说。只有教课的时候,才能把一门知识真正搞懂,刘老师始终记得他导师说的这句话。而对于管理教育来说,目前尤其需要既懂理论又有企业实践的人才,刘老师的国外工作经历对此无疑有很好的帮助。

对于MBA,刘老师希望大家利用好学习机会,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不仅反映在学习上,也反映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另外要注意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如利用假期进行一些短期工作。

进军华尔街

1997年,刘老师来到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全球现金市场交易部任分析师。总部设在纽约的第一波士顿是国际顶尖的五大投资银行之一(其他四家是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证券、索罗门兄弟公司,索罗门现属花旗集团),隶属总部设在苏黎世的瑞士信贷集团。在这里,他设计了期货期权的布莱克-休尔斯计算器。开发了缺口,资产组合,市价标账,和基点值的自动报表系统。

竞争激烈的华尔街,刘老师站稳了脚跟。然而,当工作逐渐熟悉之后,刘老师感觉这份工作对他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和挑战性。经过考虑,他决定到别的公司。尽管第一波士顿的老板与他谈了三次,希望能留住他,但刘老师还是谢绝了公司的挽留,于1999年来到了高桥对冲基金公司,在可转换性债券交易部担任高级分析师。在这里,他设计并研发了高桥的可转换性债券的估价模型,为高桥的CEO开发了多种风险管理工具。

说起这段跳槽的经历,刘老师又介绍了一些情况。在美国金融行业,商业银行的薪水较低,往上是共同基金,再往上是投资银行,较高是对冲基金。在金融界工作,跳槽是很正常的事。当然,他的流动不完全是为了薪水,更是为了接触一个新的领域。

强者迎接挑战,刘强教授用他的经历诠释了这句格言。水无常态,人无常人,不断的变动其实就是不断的挑战。选择挑战是一种态度,那迎接挑战就是一种意志了。

人物关键词:刘强,男,1964年生于湖北当阳,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物理学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美国康奈尔(Cornell University)大学理论化学硕士和博士,博士后,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罗德.霍夫曼教授(Roald Hoffmann)。刘强教授具有在华尔街顶尖金融公司近七<